苹果的iPhone设计一直是全球智能手机发展的最重要风向指标,从初代iPhone的实体按键到iPhone X的「刘海」设计,再到iPhone 14 Pro的动态岛,每次的变革都持续引领手机行业趋势。 根据最新消息,苹果计划在2026年推出的iPhone 18 Pro系列中,首次采用屏幕下Face ID技术,仅在屏幕左上角保留一个小型镜头孔,这将是iPhone外观设计迎来重大突破。

屏幕下Face ID技术突破用于iPhone 18 Pro系列
Face ID技术自2017年随iPhone X推出以来,一直是苹果产品中最具有安全性的核心技术,如今也是全球智能手机中无人可及的解锁与生物辨识功能。
目前的Face ID需要投射数千个红外线点来创建用户脸部的精确深度图,这些组件都位于屏幕上方切口,近几年苹果一直持续改进调整 Face ID 设计与尺寸,才能缩减至「动态岛(Dynamic Island)」内。

对于大多数人一直期待iPhone屏幕能够没有明显Face ID动态岛造型,要先解决Face ID元件移至屏幕下方,这也造成苹果面临巨大挑战,因为OLED面板本身会阻挡或散射大部分红外线,使辨识系统难以正常运作。
如今苹果工程师已经在iPhone 18 Pro原型机上进行Face ID屏幕下相关实验,仅保留前镜头位置,相关技术预计应用于2026年即将登场的iPhone 18 Pro与iPhone 18 Pro Max机型上。

探索iPhone 18 Pro的屏幕下Face ID和单摄关键
Face ID整合至屏幕下技术突破
根据《The Information》、显示器产业分析师 Ross Young和中国数码闲聊站等多方消息来源证实,iPhone 18 Pro和Pro Max将采用全新设计,Face ID元件将隐藏在屏幕下方,为何苹果需耗费这么长时间才能成功研发?
由于Face ID与一般智能手机前镜头不同,Face ID需通过红外线点阵投影与深度感测器扫描脸部,技术门坎更高,由于OLED面板对红外线光具有高阻挡性,要如何能够让iPhone不影响准确度与反应速度的情况下让Face ID放入屏幕下和整合,这问题一直是苹果在工程技术上的一大挑战。

为克服屏幕下Face ID红外线干扰,苹果目前正研究特殊区域穿透设计,让屏幕能选择性地传导更多红外光,并同步优化算法与硬件结构,以补偿讯号损失与光学干扰。
但在正式全面用屏幕下Face ID取代现有动态岛设计前,苹果仍须确保新技术在安全性与辨识表现上达到一致水准。
由于不再需要药丸形状的切口,苹果最终也可能会重新设计或完全淘汰动态岛这功能。
《锐达哥》认为,动态岛算是自iPhone 14 Pro系列推出以来已成为苹果手机最具代表性特征,就算没有开孔设计,在软件UI界面依旧会保持,主要优势是能填补顶部中央区块空缺问题。
左上角单镜头设计
值得注意iPhone 18 Pro的Face ID元件能够藏在屏幕下方外,同时左上角保留一个小型孔洞用于前置镜头,这种设计被称为「HIAA」(hole-in-active-area,活性区域孔洞)技术,主要是由三星等显示器制造商开发,可在不过度牺牲屏幕空间的情况下整合前置摄像头。
这项设计变革也会使iPhone 18 Pro系列拥有更大的屏幕体验,视觉上更加简洁统一,同时标准版iPhone 18和iPhone 18 Air预计将继续使用目前的动态岛设计。

iPhone与Android竞争对手的脸部技术差异
虽然三星等Android制造商已经实现了屏幕下摄像头技术,但苹果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,普遍Android手机通常仅依靠前置镜头进行面部解锁,安全性较低,甚至更容易被破解,最后大多都投入成本较低的指纹辨识。
而苹果的Face ID系统包含复杂的3D面部扫描技术,能确保更高安全性,该技术也是Android一直无法实现,未来也更不可能追上。
苹果的解决方案将兼顾两全,能够移除碍眼的切口,同时保持Face ID的安全性与辨识能力,能够让iPhone 18 Pro在视觉设计和功能性之间取得新的突破。
苹果朝向真全屏幕设计持续前进
屏幕下Face ID技术的成功将取决于苹果能否克服多项技术挑战,包括红外线穿透、图像质量和识别速度等,如果苹果能够完美实现新技术,iPhone 18 Pro系列将提供更加无缝的设计,这是许多iPhone用户期待已久的变化。